2012年4月16日星期一

薙刀道~ 作為劍道人, 不要不辨劍道和古流的分別啊!!

薙刀(なぎなた)

薙刀是什麼? 薙刀還有另一個名字: 長刀. 在中國, 我們也有類似的長兵器: 眉尖刀. 眉尖刀未必有太多人認識, 如果說眉尖刀/薙刀/長刀是類似關刀的兵器, 只是比較輕量的, 應該會較易明白.






薙刀道
薙刀道和劍道的的歷史差不多. 日本的古戰場上, 武士需要通曉劍術(日本刀)、槍術(主刺)、薙刀術(作掃斬)、弓術、騎術、近身甲冑武術等.

明治維新, 廢刀令出, 所有平民(包括本來的武士階級)都不能公開攜帶兵器. 武士階級從此沒落, 大量武士因沒有其他維生手段, 只有少量人能維持自家道場的營運; 少量人放下身段, 以街頭表演維持生計; 少量人淪為野武士, 與土匪沒分別; 部分人轉營其他行業(如當警察, 或農夫等); 大量武士餓死街頭. 同期間, 日本進行急速的洋化運動, 連學校內的體育都全面跟隨西方. 大約十年後, 有人開始發覺要保留日本的原有文化, 其中一個倡議是: 學校的體育科內引入強制性的武術課程. 如此實行的話, 武術教師的職位可以吸納部份武士, 提供武士們就業機會. 結果, 此法例被通過執行: 男生可選柔道或劍道, 女生可選薙刀道或弓道. 這個時期, 也是將戰場上的兵法/平法(日本武術的另一種叫法), 全面過渡至體育性的現代「武道」的一個轉捩點: 劍術演化成劍道, 柔術化為柔道, 薙刀術變為薙刀道.

現代薙刀道(Atarashi Naginata)
薙刀道內的動作、型態優美, 可能因為由於有一大段時期, 薙刀道都是主要由女性修習為主, 將女性的唯美性加入而導致的.



練習的薙刀, 也像劍道練習的刀一樣, 改成能夠安全對打的結構. 練習的薙刀包括長約1.8m的木柄, 頂端是長約400-450mm的竹刃, 全長2.15-2.25m, 重約700-1000g.

對打用的護具與劍道用的差不多(頭盔、手套、護身、垂), 只多了一對護踁. 有效打擊(面Men, 小手Kote, 胴Do, 脛Sune, 刺Tsuki)大部份都是以竹刃打擊身上有護具的位置, 雖然會有點疼痛, 但安全度是沒問題的.

練習, 主要分為

1. 不戴上護具的練習: 包括構(kamei構形)、步法、基本打擊、形(kata套路)、打返(uchikaeshi制定連續打擊)



2. 戴上護具的對打練習



學習薙刀的效益

劍道的構型是半步正身的, 有效打擊有點偏向打擊對手右方(右小手或右胴). 薙刀道的構型是開步側身的: 左側身及右側身. 有效打擊位置也包括左右兩方. 這兩點與劍道有較大的分歧.



由於所用兵器比較長, 揮動時體動量會比較大; 善用兵器長度/重心比較重要; 對個人的爆發力相對少一點. 由於左右兩方的攻擊都要練習, 對個人左右兩方的發展也會比較平均.



構形和打擊時的其中一個要求, 是要做出良好的體勢. 薙刀道很強調腰肢挺直! 腰肢挺直, 力量才容易發出和控制; 腰肢挺直, 也可以防止腰背受傷; 腰肢挺直, 整體的型態才會優美.



薙刀道是否只適合女性呢? 看一看上面寫的歷史, 薙刀術本來就是戰場的技術, 戰場上本來就是男人的世界啊! 雖然在歷史上薙刀道偏重了在女性世界內發展, 實際上, 在日本本土, 約10-15%的薙刀道練習者是男性. 當薙刀道傳入歐洲, 歐洲的薙刀道男性參與者不會比女性少. 在法國, 男性薙刀道愛好者更佔該國的大多數!



適合學習薙刀道的年齡呢? 在日本, 我遇到才十歲的小女孩練習薙刀道, 已經練了兩年! 在日本勝浦市, 我曾經參與當地市民的薙刀道興趣班, 學員由50歲起, 最老一位老公公82歲. 老人家當然不能對打, 他們只練習步法、基本打擊和形(kata), 活動活動一下身子, 運動運動一番.



現代薙刀道, 差不多是適合所有年紀的運動. 年輕的, 可以穿上護具, 享受刺激而安全的對打. 年長的, 只做基本練習, 揮舞一下兵器, 也是很健康的.






轉载自http://2little.wordpress.com/2007/06/20/atarashii-naginata/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